杭州七旬老人巧手制作老物件模型
上了年紀,人難免會追憶往昔:年少時遇到的人、碰到的事、見到的物,以及那些深深刻在腦海里的一切。70歲的戚寶華是杭州江干九堡供銷社的退休職工,在古稀之年,他卻用一種常人無法想象的形式呈現(xiàn)了他記憶中的老九堡。
這是一本厚厚的純手工手繪圖,白色的封面上,戚寶華工工整整寫上了《九堡周圍建國后部分資料想象畫冊》,在畫冊名的下方,有一行小字:“質(zhì)量不過關(guān),只能供參考之用?!?
可是當我們翻開畫冊,所有人都“哇”地一聲發(fā)出了驚嘆!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,張大了嘴巴:是鋼筆素描?還是精準的設計圖?誰也說不上來。頁面上,一幢幢老底子九堡的房子、透露著濃濃生活氣息的各種生活生產(chǎn)用品,以完全寫實的模樣躍然紙上。這真的是眼前這位毫無繪畫經(jīng)驗的老人畫出來的嗎?
戚寶華一頁頁翻著,給我們講起了老底子九堡的故事。
50年代直頭舍,60年代平瓦房
還有2000年的聯(lián)體新居
翻看著戚寶華的畫,你會感嘆,這一定是一個懂生活又富有情趣的人。
瞧,這是他筆下九堡民居的變遷。
上世紀50年代,九堡人生活不富裕,大多數(shù)人住的是茅草房,可茅草房的式樣也有好多種。有半個橢圓形模樣的火筒舍,有尖尖屋頂?shù)闹鳖^舍,也有兩扇門的大橫舍。
到了60年代,九堡老百姓的生活好了,有混凝土屋梁的大瓦房出來了。戚寶華居然細心地畫出了房子的內(nèi)部透視圖,頗有建筑師的風范。
90年代呢,生活條件愈發(fā)好的九堡老百姓住進了琉璃瓦農(nóng)居。到了2002年,戚寶華筆下九堡格畈家園的新居就是自家的房子,那是一幢漂亮的4層小洋樓。為了畫好這個房子,戚寶華特地跑到隔壁鄰居家以平視的視覺拍了照片,再對著照片細細勾畫,細致到墻壁上每一塊瓷磚線條都清晰可見。
大缸做的缸缸灶、補碗的工具箱
這樣的老物件他畫了上百件
上世紀五六十年代,那是一個資源匱乏、日子緊巴巴的年代。可戚寶華筆下的老底子九堡,老百姓的生活卻是那么鮮活生動。他把記憶中那些瑣碎的上百種日常小物件全部一筆一畫描繪了出來,甚至標注了比例,考究得如標準設計圖紙。
比如老底子的農(nóng)家灶臺,有供奉灶王爺?shù)墓攀酱笤?,一般人家的泥土灶,如搖籃模樣的搖籃灶,甚至還有最最簡便的缸缸灶。缸缸灶就是一口大缸,缸壁上挖個洞,缸口上擺口鍋,缸子里燒火,鍋里燒菜。
再瞧瞧廚房里的器具。考究點的人家會用雕刻著紋飾的木制大涼櫥、碗櫥,一般人家會用簡單的竹涼櫥。就連50年代老底子居民家里使用的燒煮器具,戚寶華都細細畫了出來。無邊鐵鍋、有邊鐵鍋、火鍋、燙鍋、湯罐、砂罐、銅罐、藥罐……畫旁的小字標注著比例,為1∶10。
老底子九堡公社,家家戶戶都務農(nóng),生活工作離不開各種各樣的農(nóng)具。戚爺爺筆下的好多小物件,城里人恐怕是真的都不曉得呀。
老底子九堡人養(yǎng)蠶,這個叫繭帚的東西就是養(yǎng)蠶寶寶用的。再比如養(yǎng)豬的豎條條大豬柵和養(yǎng)羊的橫條條羊柵,兩者可不能搞錯了。豬飼料是在豬圈里頭吃的,要是豬圈用了橫條條的柵欄,豬就會踩著橫桿爬出來;羊圈要是用了豎柵欄呢,它可就探不出頭來吃草咯。
在那個年代,家里東西磕破了那是不舍得扔的,補一補還能用。于是,誕生了許多挑著擔子邊走邊吆喝干修補活的行當。
戚寶華的筆下,有箍木桶的打箍擔,有補碗的補碗擔,白鐵匠擔、銅匠擔、補鞋擔、磨剪刀擔,還有小朋友最嘴饞的“砰”一聲巨響就出來香噴噴爆米花的爆米花擔。
諸如此類的生活小物太多太多,這些個繁復物件,戚寶華居然都分門別類地存在腦子里,如版印一般精細地一筆一劃勾勒出來。
他騎著畫里那輛自行車
高高興興把媳婦娶進門
厚厚的手繪畫冊,上百件老物件,為何如此精細?戚寶華說,因為很多都是他親自做過、使用過、見過的。
畫冊里有張奇怪的竹板床,四個支撐腳里,有一側(cè)的兩個支撐腳竟是兩個酒壇子。戚寶華呵呵笑了,“這張床是我打小睡的,一直睡到結(jié)婚呢。小時候家里條件差,一副竹板床做到后來,還差兩只腳,怎么辦呢?就去搬來兩只酒壇子擱牢,高度剛剛好。半夜翻個身,酒壇子和床板還會咯吱咯吱響?!?
畫冊里還有兩抬大轎子。一抬是紅色的,鳳冠霞帔、精致喜氣,這是新娘子坐的;還有一抬是黑色的,簡單大方,老底子是新郎官的專座。戚寶華結(jié)婚那會兒,也想用這臺花轎把新娘子風風光光娶進門,可惜啊,中途出了點岔子。
原來1964年那年“破四舊”,大紅花轎就在其列。“我哥哥是民兵連長又是黨員,哥哥說黨員要帶頭,一句話:不能用。我只能作罷咯?!焙迷?,親戚幫忙,給戚寶華籌了160元錢,憑著票子買了一輛當時最時髦的永久牌自行車,終于有頭有臉地把妻子迎進了門。
對著這本手繪小冊子
他做出了好多精致的小模型
戚寶華畫的這本小冊子,在九堡引起了小小的轟動,好多人慕名而來。有編席子編簸箕的好手來看了,戚師傅畫的篩子、團箕,密密麻麻、一上一下的紋路都畫得一絲不差,來人伸出大拇指贊嘆不已。還有美院的老教授特地來看過老爺子的畫后連連稱奇,還建議他把圖片里的老物件1:1做個模型,這個建議戚寶華還真采納了。
于是,我們又看到了當年這些個老物件,以超級迷你的模樣出現(xiàn)在了眼前:八仙桌、長條凳、獨輪車、能紡麻的迷你紡麻機……都是戚寶華自己親手制作的。
這個不過20多厘米長的迷你紡麻機,完全是按照當年的老機子原樣復刻而來。戚寶華用兩個手指在踏板上踏一下,1厘米長的迷你梭子往經(jīng)線里從左至右一穿,再踩一下踏板,小推子往下一推,真的織了一行。
戚寶華說,“那時候我一個月工資39塊錢,老婆白天下地干活賺工分,一家四口日子不好過。就靠著這臺麻布機子貼補家用,晚上老婆吃完飯,就坐在機子上紡麻布,紡出來再送到供銷社換錢?!?
壓根和美術(shù)不沾邊的戚寶華
如何畫出這般精致的畫
難以想象,這樣才華橫溢的老人卻半點沒和美術(shù)沾過邊,他的畫筆就是最簡單的黑色水筆,就連美院畢業(yè)的兒媳婦都覺得老爺子真是不可思議。
如果非要討個所以然,唯一能說道說道的是戚寶華的爸爸是木匠,耳濡目染之下,對規(guī)格、尺度有了清晰概念。他說,那時候爸爸的那些木匠工具在孩童時自己的眼里,就是玩具,時不時都會“把玩”一下。
17歲時,戚寶華讀了一個師資訓練班,之后在永豐小學做過3年老師,教語文數(shù)學,年年被評為模范教師。放暑假了,他就做木工活,長寬比例都有數(shù),自己做東西不用畫圖,邊做邊想下去。
后來,戚寶華又去了供銷社當財務。大約是70年代,供銷社里商業(yè)技術(shù)革新,戚寶華強大的動手能力發(fā)揮了作用,他和幾位技術(shù)骨干一起設計制作出了好幾樣提高工作效力的“新玩意”。比如自動售貨機,機器里售賣大米、化肥,只要按個按鈕,大米、化肥就能自動按你設定的量出來。比如抽油機,差不多的原理,按一個按鈕,油一樣能按需出來。
至于這本手繪畫冊,戚寶華的動機很簡單,“這些老東西再過個10年估計就沒人能畫得出來了,想畫出來給小輩們看看?!睕]想到,一畫就畫了厚厚一疊,一畫就畫了兩年。
分享地址:http://www.bankruptcyinformations.com/gonggao/show_121.html(來自:濟南模型公司,山東模型公司,淄博模型制作,濟寧模型制作,濟南工業(yè)模型,濱州模型公司,日照模型公司,聊城模型制作,濰坊建筑模型,濟寧模型公司,山東建筑模型,山東工業(yè)模型,http://www.bankruptcyinformations.com/)